文化中国行·校馆弦歌丨走进北大红楼 追寻信仰之源
2025-10-10 09:27:13? ?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:翁晗 我来说两句 |
在北京五四大街上,矗立着一座百年建筑,它因曾是北京大学校舍和红砖红瓦的外观而得名"北大红楼",更因其承载的红色历史而被人敬仰。今天,我们一起走进北大红楼,聆听"觉醒年代"的热血呐喊,追寻革命先辈的求索足迹。 这个假期,前来参观北大红楼的年轻人络绎不绝,在这里感悟初心、汲取前行力量。李大钊、陈独秀当年的办公室、授课的教室,毛泽东工作过的阅览室,还有学生筹备五四游行时的房间……一幕幕历史场景,让今天的年轻人一下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。 北京汇文中学学生 郭腾文:课本中读到过五四运动,之前只是记知识点,现在站到了这里,真的懂得了那种为国家寻出路的热血。 北方工业大学学生 李梓豪:亲自看这个地方,让这段历史在大家心中形象更加立体,能够更好地感受我们的精神。 北大红楼建成于1918年,是当时北京大学校舍的一部分,因红砖红瓦的外观而得名。这里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,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,也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,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于此。 如今,这里展出有两千多件文物史料,这是北大《唯物史观》课程的考卷,是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高校课堂的真实记录。一篇篇文稿,一份份史料,引领后人追寻先辈探索真理的道路和思想之源。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、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侯且岸:探索马克思主义之源,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源,我们把这个源头找到了,才有可能继承我们的先人,更好地推进我们的伟大的事业。 今天的北大红楼,持续焕发着时代活力,定期举办大讲堂、读书会,与中小学合作研发沉浸式教学课程,设计适合青少年的红色寻访路线。作为北京市"'京'彩文化 青春绽放"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,"觉醒年代"研学活动也在此深入开展,吸引高校学生深度参与红色历史课题研究。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馆长 杨家毅:北大红楼涉及到非常丰厚的精神的物质的文化遗产,我们发布研究课题,让高校的学生们参与进来。大家能够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,愿意更加深入来参与到北大红楼的各种活动当中。 北京大学博士生 王艺瑾:小小的一个文物,可能泛黄的一页纸,要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,进一步让文物的意义能够展现在大家的面前。这不仅是传承,也能够激励着我们更坚定向前看。 每年,数十万人次的参观者来到北大红楼。他们以各自的视角,感悟那段充满艰辛与求索的岁月。铭记来路,更加坚定地前行。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志愿讲解员、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学生 王雨晨: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背后的故事,需要把他们这种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人,让更多人去了解这段历史。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苏泽琦:百年前的新青年是要解决当时内忧外患的问题,而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要为了民族复兴而努力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365bet官网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