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-下载|投注@

图片
直通屏山|福建|时评|大学城|台海|娱乐|体育|国内|国际|专题|网事|福州|365体育手机版:|莆田|泉州|漳州|龙岩|宁德|南平|三明
您所在的位置:东南网 > 西岸时评 > 最新原创 > 正文

填报志愿要善用AI,但不能迷信技术

2025-06-25 17:49:56?作者:孙维国?来源:东南网  责任编辑:孙劲贞   我来说两句

昨日,高考成绩出炉,“用AI填报志愿”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讨论。不过,AI技术在志愿填报领域的应用边界与潜在风险,也成为考生家长关注的焦点。(6月25日 365体育手机版:日报)

随着各地高考分数线出炉,接下来就是填报志愿,万千学子即将迎来人生抉择的关键时刻。近年来,人工智能技术迅速渗透到志愿填报的各个环节,从分数预测到专业匹配,从性格测评到就业前景分析,AI似乎在“懂你”与“替你做决定”之间越走越近。然而,越是在关键节点,越需警惕“技术替代”的盲从陷阱。

“智力”不等于“智慧”,技术无法替代个性化选择。人工智能擅长的,是海量数据的整合与运算;而填报志愿真正的难点,是考生分数、兴趣与学校、专业的深度匹配。一个志愿的选择,不只是分数与录取概率的对接,还需要考虑兴趣、志向、家庭、发展等多重因素。AI可以预测趋势,却无法洞察每一位考生的内心。选择什么专业、去什么地方、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,这些远非算法所能逐一量化。

我们看到,一些所谓的“智能填报平台”,用几道题的性格测试,便给出“适合你的十个专业”;将几年来的数据简单拟合,便生成“冲稳保”志愿组合。这种看似“科学”的便利,忽视了个体的真实需求。填志愿不是在“刷题”,而是在“问心”。把决定权交给AI,本质上是用技术替代思考,是一种不负责任的“逃避式选择”。

需要警觉的是,要警惕“算法幻觉”,慎防“数据陷阱”。部分“智能填报”工具背后隐藏商业利益。一些平台基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,有意识地推荐特定高校或专业;有的平台仅提供模糊建议,诱导用户付费解锁“精准方案”。所谓的“精准”,常常只是数据模型中的概率表达,缺乏动态变化和人为干预能力。考生与家长若一味依赖这些工具,极易陷入“选择看似多,实则受控”的误区。

更不用说,个别机构在技术能力尚未成熟的前提下,大肆营销AI志愿填报的“准确率”,混淆参考与决策的边界。这种“过度技术神话”,不仅误导公众认知,更容易引发不理性选择后的深度后悔。一旦录取落定,想要调整志愿已非易事,后果难以挽回。

在AI时代,我们更需要保持“人”的主动性与判断力。填报志愿,是一场重要的“成人礼”。科技可以助力,但终究替代不了人的独立思考。填报志愿,不妨将AI作为信息工具、趋势辅助、概率参照,让其在合理范围内提供支持。最终的决策,应立足自身兴趣、能力、志向和家庭实际,进行全方位审视。

学校和家庭在这一阶段也应更积极作为。学校应组织更多专业教师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,引导学生科学认知自我,理性、慎重填报志愿;家庭则要从孩子的人生长远出发,鼓励其自主表达和独立判断,避免“名校执念”压倒一切。对于主管部门,也应强化对志愿填报服务平台的监管,防止虚假宣传、数据滥用等问题损害考生权益。

填报志愿要善用AI,但不能迷信技术。兴趣所向、价值认同、未来愿景,这些无法被计算,却是决定未来是否笃定前行的根本。AI可以辅助决策,但决策的权力终究要握在自己手中。AI填报志愿,最可靠的“算法”仍是人的理性和决策。(孙维国)

相关阅读:
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
今日热词
更多>>福建今日重点
更多>>国际国内热点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公告 |
国新办发函[2001]232号 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05022042号)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〔2019〕3630-21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365bet官网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